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,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,通过不停的做功,将血液泵出,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,为身体的各个器官、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。
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,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损伤,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但如果不重视,不及时的进行干预和治疗,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等严重的后果。
出现以下5种症状,可能是心肌缺血了
1、活动时出现胸闷、气短,休息时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几分钟后能缓解。
2、用力排便时出现胸闷、气急、心慌或者胸部不适等症状。
3、劳累或精神紧张时,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,或紧缩样疼痛,并向左肩、左上臂放射,持续3~5分钟,休息后可自行缓解。
4、饱餐后出现胸闷、胸痛等症状。
5、运动或劳累时出现牙痛、头痛等。
哪些人是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:
1、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,绝经后的女性。
2、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肥胖的人群。
3、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,比如,父亲在55岁以前患有冠心病,或者母亲在65岁以前患有冠心病。
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,记住“三不做”,有助心肌健康
1、情绪不要过于激动
心肌缺血的患者遇到事情不要焦虑,不要过于激动,尤其是高血压患者,情绪激动,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,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,心肌缺血加重,甚至会诱发急性心肌梗塞。
平时压力大,生活工作比较紧张的人群,要适当的调节心情,缓解压力,长期压力大、紧张、焦虑,容易使心跳加快,血压升高,心肌耗氧量增加,也会加重心肌缺血。
2、吃饭不要过饱
吃完饭以后,大量的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部,如果饮食过饱,会加重心肌缺血。
3、大便不要干燥
有些人习惯性的便秘,但对于患有高血压或者冠心病,心肌缺血的人群,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。
李大爷今年72岁,常年便秘,患有高血压10年,2年前检查出有心肌缺血,一次在家中上厕所时,突然心梗发作,还好被家人发现,抢救及时,保住了性命,
后来就发现李大爷就在上厕所时出现便秘,用力排便时,导致腹压升高,血压升高,心率加快,心肌耗氧量增加,再加上平时患有心肌缺血,从而引发了急性心肌梗塞。
总而言之,心肌缺血人群在日常生活中,要记住以上“三不做”,而且,在饮食上要注意低盐、低脂饮食,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保证营养均衡,全面的输入各种营养素,以及钙、镁、钾、钠等离子的摄入,
每天将盐的摄入量,控制在6克以内,饮食要规律,不要暴饮暴食,要严格的戒烟戒酒,
根据自身的体质,每天保证适量的有氧运动,这样能够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提升,比如散步,慢跑,骑车,游泳等,有助于心肌缺血的改善。
遇到事情不要大喜大悲,保持一颗平常心,
生活要松弛有度,不要熬夜,
控制好血压,血糖,血脂,是体重达标,
另外,一旦有心肌缺血,要密切的观察病情的变化,定期体检,一旦出现病情加重,要及时的就诊,及早的进行干预。
本站分享健康养生及部分疾病相关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dkyy.com/archives/7291.html,如果侵权,请联系
点击此处获取联系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