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摄入超标,是因为你每天都在不知情的摄入“隐形盐”,有1/3来自预包装食品

盐吃多了对身体伤害大,这个观念早已深入人心。虽然你可能会在做饭时有意识“减盐”,却忽略了它的隐形藏身处。

一项研究对超过5.1万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发现,国人每天吃的盐,三分之一来自「包装食品」

盐摄入超标,是因为你每天都在不知情的摄入“隐形盐”,有1/3来自预包装食品
国人每天从包装食品吃盐3.3克

近日,发表于《世界卫生组织简报》的一项研究发现,国人每天摄入的钠,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包装食品。

该研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及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共同完成,通过对超过5.1万种食品营养成分及1.5万中国成年人消费量数据分析,结果发现:

国人从预包装食品(包括调味品)中摄入钠含量为1302.5毫克/天(相当于3.3克盐),占每日钠摄入量的30.1%。

在摄入钠含量上,酱油、蚝油最高,其次是速食食品、咸味黄油糕点和加工肉制品等。

盐摄入超标,是因为你每天都在不知情的摄入“隐形盐”,有1/3来自预包装食品
被忽略的高钠调味品

比起食盐,调味品中的“隐形盐”更容易被忽视。凡是咸味、鲜味调味品通常都含钠,可以折算成盐。

根据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,3克味精、2克鸡精和6~10克酱油的含钠量与1克盐相当;黄酱和豆瓣酱等含盐量跟酱油大体相当。

市面上,薄盐、淡盐、轻盐、减盐30%、减盐不减鲜味……打着各种“减盐”旗号的酱油,常常让消费者误以为酱油的“含盐量”低。

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(GB28050-2011)》明确规定了这种声称的要求和条件,与参考食品比较,钠(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)含量减少25%以上,才能声称“减盐”“减少盐”等。

国标对含量声称也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,如果声称“低盐”或“低钠”,那么钠含量必须低于120毫克/100克或100毫升。

想挑到真正少盐的酱油,可以关注两个信息:

看酱油包装上的比较声称:比如“减盐28%”“减盐30%”,这样的声称更直接,确实比同类产品盐含量更低。

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:酱油的营养成分表,通常会用每10克/毫升或每15克/毫升的“一份”来标注钠含量。

挑选时注意把各种产品都换算成10克的量,再进行比较。

盐摄入超标,是因为你每天都在不知情的摄入“隐形盐”,有1/3来自预包装食品
钠超标,身体有什么改变?

食盐中的钠几乎都会被小肠吸收,随后进入血液。若吃了太多盐,钠所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,刺激下丘脑产生渴觉,人便会主动喝水。

除此之外,还会带来几个身体变化:

1、血压升高

血液中的水分变多,全身血容量增加。当更多血液流经血管,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加,阻力变大,即血压升高。

对于心功能不全的人来说,盐吃多了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竭。另外,生命早期钠的摄入对成年后血压也有影响。

2、诱发头痛

《英国医学杂志》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,与每天摄入1500毫克钠的人相比,每天摄入3500毫克钠的人头痛可能性更高。

3、引起炎症反应

吃过多盐,全身组织中的水分子向血液方向移动后,胃黏膜细胞会因缺水而受损,甚至产生广泛性的弥漫性出血、水肿、糜烂、溃疡等病理改变。

而后引起炎性再生反应,增加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等,进而使癌症发生率升高。

4、骨量丢失

钠摄入量过高时,会相应减少钙的重吸收。每排泄1000毫克钠,大约会损耗26毫克钙。

体内需要排出的钠越多,钙的消耗也就越大,因此吃得太咸对骨丢失有很大影响。对于膳食钙摄入不足、骨质疏松风险大的中老年人来说,更是雪上加霜。

正常情况下,每日摄入的钠只有一小部分是身体所需,如果出汗不多,也没有腹泻,体内多余的钠98%以上从尿中排出,每日排出量约为2300~3220毫克。

哪怕一顿饭吃得过咸,身体将多余的钠排出体外也需要一定时间,过量钠带来的影响也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
科学限盐,学两个技巧

和酒精、尼古丁一样,盐吃多了也会上瘾。盐能够刺激大脑的奖励机制,使其分泌令人愉悦的多巴胺,久而久之就会让人越吃越想吃,形成恶性循环。

吃盐别超过上限

健康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;

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应超过3克,如果病情加重,控制得要更严些,每天进盐量不应超过1克。

实物换算方法:

瓷勺1平勺盐量约为18克;

瓷勺1平勺酱油约为食盐3克;

1啤酒瓶盖(平)食盐约为4~5克;

1小撮(3个指头尖)食盐约为2~3克。

调味品搭配“减盐”

酸味调味品:酸味可以强化咸味,多放醋就感觉不到咸味太淡,烹调时放点醋、柠檬汁可以减少盐的用量。

鲜味调味品:鲜味能放大咸味,本身也会被咸味放大。

在钠总量相同的前提下,如果一份食物中的钠完全来自盐,另一份食物中钠一部分来自味精、鸡精、海鲜汁、蚝油等鲜味调味品,那么后者吃起来比前者要咸。

香辛料:加点辣椒、花椒、葱姜蒜等香辛料炝锅,可以弱化咸味不足,使比较淡的菜肴更好吃一些。

本站分享健康养生及部分疾病相关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dkyy.com/archives/7400.html,如果侵权,请联系

点击此处获取联系方式
(0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