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痛、恶心、呕吐,当出现这些症状时,很多人会认为是消化或神经系统出了问题,实际上,这也是「青光眼」的表现之一。
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,也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。
哪些人是青光眼高危人群?如何科学远离青光眼,下面详细说一下。
头痛恶心,警惕急性青光眼
正常情况下,眼内产生的水会从前房的“排水管道”流走,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,前房变浅,排水管道被堵;
而新的房水又在源源不断地生成,眼内积水越来越多,便造成眼压急性升高。
急性青光眼常表现为:
剧烈头痛、眼痛、畏光流泪、视力严重减退,还可能有恶心、呕吐等全身症状。
眼压的正常范围为10~21毫米汞柱,急性青光眼发作时可高达60毫米汞柱以上,此时患者自行触摸眼球会感觉像石头一样硬。
急性青光眼的发作与眼球解剖结构变异有关,包括短眼轴、前房浅、房角狭窄等因素。此外,情绪激动、劳累也容易诱发急性青光眼。
临床上总结其高危因素为“远视眼、浅前房、家族史、脾气大”。
青光眼喜欢“声东击西”
症状明显的青光眼,大多能及时发现并妥善治疗,也有部分青光眼表现得不太典型。
慢慢进展型
慢性闭角型、开角型这两类青光眼患者大多没有显著眼红、眼痛、头痛等表现,发病隐匿,让人难以在早期发现,但它仍在悄悄损害视神经。
等患者有所察觉时,绝大多数已处于中晚期,视神经严重受损,无法恢复。
突然暴发型
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属于这一类,突然发作时,患者早期可能只有轻微眼胀,白天视物有蒙雾感,夜晚看灯光有虹视,但视力影响不明显;
伴随着眼压快速升高,患者开始眼红、眼痛、头痛,视力急剧下降,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,需尽早就医治疗,否则严重时可造成失明。
祸不单行型
这一类属于继发性青光眼,是由眼部或全身疾病引发的,病因复杂,常见的有炎症、眼部外伤、血管疾病、眼部占位性病变。
患者常有眼胀眼痛、视力下降等症状,建议就医时主动告知医师眼部及全身用药情况、基础病史、是否有外伤史等。
命中注定型
胚胎期、发育期的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可造成发育性青光眼,但出生后不一定马上发病。
如果在婴幼儿期发病,患儿常表现出怕光流泪、喜揉眼、眼睑痉挛、黑眼珠不透亮(呈灰黑色)、易哭闹、烦躁、食欲差或呕吐、汗多等症状,由于眼压升高造成眼球增大,眼睛外观颇似牛眼;
如果在青少年期发病,可出现近视度数增长、视疲劳、头痛等,但易被忽视。
建议有以上表现的人尽早就医,避免视神经进一步受损。
患者无感型
如果青光眼表现为未使用任何降眼压药,24小时眼压均不超过正常眼压上限(21毫米汞柱),但已出现视盘损害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,且无其他可引起上述病变的疾患,可能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。
患者大多自感没有任何症状,早期诊断有难度,也需定期检查眼部,及时控制眼压,延缓病情发展。
悬而未决型
临床上有一类眼压超过正常上限,但不伴有视盘损害、视野缺损等表现的眼病,称为高眼压症,可能与中央角膜偏厚有关,通常无需特殊治疗。
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,特别是存在青光眼高危因素的患者,4%~10%的高眼压症可转变为青光眼。
高危人群注意眼压和眼底
无论是哪种青光眼,往往都是无法治愈的,但通过早诊断、早治疗、定期随访,早期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控制,保护视神经功能,避免致盲;若到了中晚期,使用多种药物仍无法有效控制眼压的,建议尽早进行手术。
小到新生儿,大到百岁老人均可以患青光眼,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观察自身状况,以免耽误病情,尤其是高危人群。
!年龄超过40岁
这类人群建议每年检查一次眼睛。
!有家族史
直系亲属中如有人患青光眼,那么其患青光眼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5~10倍。
!患有远视、近视等其他眼病
高度近视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因素;远视眼更容易患闭角型青光眼。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甲亢突眼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眼病,也可能继发青光眼。
!长期使用激素
某些慢病患者(如类风湿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肝肾移植术后等)需长期使用激素,使房水出口处滤网——小梁网逐渐硬化、变性,导致房水不能排出,引发青光眼。
预防青光眼,建议大家保持愉悦的心情、保证良好的睡眠、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等,比如别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阅读或玩手机、避免过度用眼。
需要注意的是,持续的高眼压会对视神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,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
因此,如果突然出现头痛、视物模糊、眼部胀痛等情况要立即就诊,千万不要强忍,以免影响视力。
本站分享健康养生及部分疾病相关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dkyy.com/archives/8251.html,如果侵权,请联系
点击此处获取联系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