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你肯定也有这样的烦恼:

明明和孩子约定好,玩具只能在玩具垫上玩,一次最多拿 3 种;

可孩子总把玩具,玩得满屋都是;提醒后,也不管用,让我们忍不住会批评他们:

不准把玩具带出游戏垫;

玩具满地都是,很危险!一不小心踩着会摔倒;

刚开始批评时,孩子满口答应好好好。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可没两天,孩子又把玩具玩得到处都是,生气的我们只好继续批评并警告;

你要再玩的到处都是,妈妈发现了,就直接给你扔了哦!

这次孩子诚惶诚恐的答应着:「好的,好的!」

可没过几天,玩具又开始出现在各个角落;收拾玩具到崩溃的我们,忍无可忍,狠狠批评孩子:

你怎么回事!

为什么玩具总玩得到处都是!

是不长记性嘛!

和你说过的话,怎么就学不会?

……

 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孩子哇哇大哭的承认错误;可没过几天,又回到原样;我们只能再批评,把话说得更狠点,陷入了批评——遵守规矩一段时间——再批评——再遵守。

5、6 次后,孩子面对我们的批评,开始不理不睬,态度上很不配合,有时候嘴上答应,根本上不 care,让我们束手无策。

为什么我们的批评,没有帮助孩子改正错误,甚至让问题越演越厉害?

不恰当的批评会引发孩子的无助反应

让他们失去改正的动力

批评起不到作用,甚至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很有可能和我们批评的方式有关。

著名心理学家、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·德韦克(Carol S.Dweck)发现:

成人不恰当的批评,不仅无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,改正孩子的问题行为,还会引发孩子的无助反应。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针对「不同批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」,卡罗尔·德韦克和同事梅丽莎·卡明斯(Melissa Kamins)曾经选取了 67 位幼儿园小朋友,分成三组,进行研究。

这三组小朋友都会完成同样的任务,也都会被老师批评;但不同的是,老师对三组小朋友,采用了 3 种不同的批评方式。

▪️第一种:针对个体,进行整体评判

这种批评会从孩子的行为聚焦到对孩子人格、品质的整体评判上。

比如:

你的手还很脏,桌子上也还有颜料(指出问题);

你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(整体评判)。

▪️第二种:针对完成任务的方式 / 策略上进行批评

这种批评聚焦在任务完成过程,孩子的努力程度以及所运用的策略上,并引导孩子思考更好的方式。

比如:

你的手还很脏,桌子上也还有颜料(指出问题);

你要想想看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(策略反馈)。

或者:

老师看到你刚才有在认真收拾和清理(指出努力);不过你的手还很脏,桌子上也还有颜料(指出问题);

你要想想看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(策略反馈)。

▪️第三种:针对在错误结果上进行批评

这种批评聚焦在任务完成的结果上,并指出某个具体行为是不恰当,不够好的。

比如:

我觉得你没做好(行为评判),因为你的手还很脏,桌子上也还有颜料(指出问题);

你的工作还没完成(行为评判),因为你的手还很脏,桌子上也还有颜料(指出问题)。

当完成最后一项任务后,老师只指出孩子不对的地方,不再批评;再让孩子们做一份问卷,对自我进行评价、打分。

从打分结果看,不同批评方式对孩子影响很大,评分呈现两极分化:

1. 对任务完成情况评分:

 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▪️批评聚焦在方式 / 策略上的孩子,大多认为自己任务完成较好,给了自己高分;

▪️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上的孩子,大多认为自己任务完成相对更差,给了自己低分;

2. 对自我的评分:包括自己是不是好孩子、友善、聪明;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▪️批评聚焦在方式 / 策略上的孩子,大多对自我的评价相对更积极;

▪️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上的孩子,大多对自我的评价相对偏负面;

3. 对自身感受评分:情绪是否积极乐观;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▪️批评聚焦在方式 / 策略上的孩子,情绪相对更积极;

▪️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上的孩子,大多情绪相对偏悲观;

4. 对改正错误,将来把事情做更好的意愿度、坚持度的评分: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▪️批评聚焦方式 / 策略上的孩子,他们大多对改正的意愿,坚持性上相对其他组更强;

▪️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的孩子,他们大多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彻底失去了信心,相对其他组改正、坚持意愿低。

从结果看:批评聚焦在完成任务的方式 / 策略上的孩子,他们更有意愿朝着好的方向改进,并愿意坚持下去;

而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评判上的孩子,他们各项的评分结果是最糟糕的;对改正错误没有动力,甚至对自我失去信心,引发无助反应;

批评聚焦在错误结果的孩子,居于两者之间。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换句话说,不恰当的批评,直接导致了孩子的脆弱性,损伤孩子的坚韧性,引发无助反应, 比如:

孩子会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,容易产生消极感受,自我责备,觉得自己很无能;

在遇到挑战和困难时,调低对自己的期待,觉得自己很可能做不好,也很难成功;

并在改正错误、坚持做更好的意愿上,更倾向于逃避、退缩、半途而废。

仔细回想下,我们对孩子的批评,或多或少都引发了无助反应。

很多时候,批评聚焦在结果上,屡教不改后,很容易上升到对个人整体的批判:

你为什么总把玩具弄的哪里都是!

你这个孩子真不听话!

你简直无药可救!

你真让我们失望!
…….

随着我们这样一次次的批评,孩子从愿意改正,逐渐到委屈、闪躲,最后无动于衷,批评失效,孩子越发「叛逆无助」。

「正确的批评」
只需要做好这 4 步

看到这里,很多爸爸妈妈开始犯难,那怎么办?孩子做错事,不批评了吗?

肯定不是的。

我们从实验中可以看到「更好地批评方式」,是能够引导孩子,积极应对错误并更有意愿改正的。

积极心理学鼻祖马丁·塞利格曼(Martin E.P. Seligman)认为,当你批评孩子时,必须十分谨慎,因为你很可能正在塑造孩子悲观的解释风格;并提出「正确批评孩子」需要遵循两项规则:

第一项规则:准确;需要让孩子清楚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,并理解自己错在哪里。

第二项规则:乐观;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,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。

根据规则,塞利格曼认为,理想的批评需要包含以下信息:

理想批评 = 指出问题 + 乐观解释 + 行为后果 + 策略反馈

那具体怎么用「正确的方法批评」,我们下面结合具体案例,详细解释。

比如:孩子玩完玩具没有收拾,将玩具弄得到处都是,理想的批评是:

1. 指出问题——让宝宝知道自己具体做错什么

核心原则:

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。

案例具体话术:

宝宝今天怎么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,家里变得乱糟糟了;

2. 乐观解释——给到孩子能改正的信心

核心原则:

帮孩子理解,犯错没有普遍性,我并不是一直都这样;

我也有能做到爸爸妈妈提到要求的时候,并用具体的例子表明:

这样会给到孩子改正的信心和力量感。

案例具体话术:

宝宝平时都很爱整洁的呀;

老师还和妈妈夸宝宝,说宝宝在幼儿园玩完玩具就会放回原位,还会帮其他小朋友一起收拾呢!

3. 行为后果具像化——让孩子对错误的充分认知

核心原则:

我们可以通过陈述后果,用具体例子举证;同时表达他人感受,让孩子更好理解错误行为的后果。

案例具体话术:

玩具乱扔很容易弄丢,还很容易把人绊倒。

宝宝还记得《小猪佩奇》里的兔小姐因为踩到乱扔的小汽车摔倒的故事吗?

而且家里乱糟糟,妈妈看了会很烦躁。

4. 策略反馈——启发孩子思考

核心原则:

强调孩子必须承担的责任,必须要做的事情;

并引导孩子思考是否有更好地提供替代性行为。

案例具体话术:

所以,玩完玩具咱们应该怎么做呀?

我们需要把玩具收拾好、摆整齐对不对?

宝宝可以自己收拾吗?还是想让妈妈和宝宝一起收拾?

一些家长看到这样批评方法,会觉很难。

很多时候,我们在批评孩子时,已经被孩子错误行为,折磨的情绪上头,批评更多停留在指出问题,指责孩子行为后果上,很难给到乐观解释、策略反馈。

孩子性格培育!为什么越批评,孩子越不听话,是叛逆吗?

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深呼吸,冷静想想:我们批评真正的目的,不是为了发泄情绪,指责孩子,也不只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;而是希望孩子能真正改正,越来越好。

乐观解释、策略反馈,可能帮孩子看到自己有能力改正,帮助孩子找到改正的方法。

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个方法进行批评,这样批评时,会不由自主启动自己理智的思考,同时也能把情绪转移到更好地引导孩子上,帮助孩子更好地改正,达到我们批评的目的。

本站分享健康养生及部分疾病相关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dkyy.com/archives/9335.html,如果侵权,请联系

点击此处获取联系方式
(0)

相关推荐